
電視造型牆的外框框架先用角料定位,但是因為還要等水電師傅來修改一些位置,所以木工師傅暫時就先還不能繼續施做了,在展示櫃的側邊和下方有隱藏線路和預留的插座,以木作不以系統櫃來施工就是有這樣隨心所欲的好處。

厚重的展示櫃雖然跟我幻想的不同,但是我和小蔡覺得它應該會很耐用才是,外框粉粗之外,層版也很厚,層版的間距比我想像的大不少,和 Miss 李討論的結果為了考慮透光性,決定用玻璃在每層中格出多一層分格,這樣我的一堆杯子、公仔、玩偶才有機會通通擺出來呀。

當初在想這個櫃子的設計時沒有特別想到矮櫃的上方也能有很不錯的利用,當天回去看到師傅的保力達以後驚覺,以後這邊原來也是可以放東西的,尤其是進家門以後如果有一些東西需要隨手先放一下,這邊就是最佳位置,如果放些盆栽在這一進門也會很顯眼,因為櫃體漸漸成形,慢慢能開始想像以後該怎麼做佈置了。

因為這個矮櫃是臨時追加的,所以也沒有特別再多畫圖,不過木工師傅的用心和細心總是能在每個成品中讓我們感受到,臺面的轉角有稍微的磨邊,我們不愛「過圓」的轉角,但在實際使用上確實邊邊角角需要做些修磨,這樣以後才不會整天撞得唉唉叫呀,例外我們也陸續看到一些櫃體內需要用的五金,五金的部分我們沒有特別要求要用進口貨或指名廠牌,完全交給 Miss 李和木工師傅決定,只要都有緩衝功能這樣就好,因為覺得其實家中不少的五金使用頻率應該不高,只要使用上順手即可。

前一天完成的展示櫃旁邊,今天長出了我們的視訊設備機櫃,一般機櫃通常設計在上方一整排,因為想打破常看到的樣式,加上搭配旁邊造型背牆的設計,我靈機一動就想到了這樣的方式,看到現在大家應該知道在設計上小蔡幾乎沒有什麼貢獻,通常只會在我提出方案之後說:嗯,這樣沒問題,我贊同。四層的機櫃在後方都有挖小洞互有相通,下面三層都有預留插座,也有留網路線,雖然櫃體樣式的設計大多是由本人提出,但是所有的線路部分就都是小蔡負全責了,我想我們這樣應該也算的上是互補吧。


大門入口處增設感應燈,這是去參觀了學姐家以後才確定要做的,雖然之前就想要在大門口做感應式的燈,但是因為擔心維修和耐久性的問題一度放棄,起初的規劃裡面就把這個小細節給省略了,直到去了學姐家發現她家有裝,確認真的很好用也有其必要性之後我就趕緊跟Miss 李追加了。

這天除了鞋櫃以外,PARK小窩中第一道隔間造型的外框有了大致的模樣,沒想到這麼快就要做隔間了呀,隔起來以後感覺空間會變小耶,而且師傅的自製工作桌怎麼還卡在書房裡面,那個桌子挺不賴的,希望師傅之後留給我們好了,雖然不知道可以做啥用,呵呵。